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省中医药局大力推动下,全省各地持续推进中医药全产业链创新发展,加快形成独具特色的四川中医药振兴发展体系,全省中医药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绵阳市:
大咖聚会绵阳 为川产道地中药材指路
11月28日,由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绵阳站主办的科技赋能川产道地中药材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在绵阳市举行,此次会议旨在邀请国内大咖围绕麦冬等道地中药材产业开展学术研讨,共商川产道地中药材高质量发展路径。当日下午,麦冬联合攻关小组9个专家团队还从麦冬遗传改良、土肥栽培、质量评价、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机械化采收等多个方向进行了学术交流。
下一步,绵阳将积极整合各方科研力量,发挥各方优势,聚焦以麦冬为代表的绵阳道地中药材大品种,实现大联合,在突破性新品种选育、新产品开发等方面持续推进,助力绵阳道地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
壮大医药产业链 加快建设特色医药产业体系
近年来,北川县以实施“食品医药”产业为抓手,做活“羌文章”壮大医药产业链,加快建设具有北川特色的食品医药产业体系,壮大食品医药产业链凯发平台的文化。
北川大力推动医药产业补链、强链、延链长效发展,引进相关中医药企业,建设白芨、厚朴、杜仲等中药材供应保障服务平台及深加工基地1万余亩;研发白芨精华液和中药材等近10个产品;接待研学游2万余人次,带动二三产业就业增收,实现综合产值1亿元以上。在政府的人才和资金的支持下,持续加大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广大农民合作,加强白芨、黄连等标准基地建设,推动医药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壮大产业链原料基地规模。
内江市东兴区:
内江天冬拓宽乡村振兴路
在内江市东兴区白合镇华山村天冬种植基地里,十多名村民正一行行拔出杂草。据悉,华山村种植天冬600亩,预计亩产达6000~8000斤,亩产收益4.8万元左右,给当地及周边群众提供了大量就业务工机会和劳务收入。在顺河镇花祠村的一座座小山坡上,村民们正在天冬地里除草、管护。据介绍,花祠村通过“园区 村集体 农户”的运作模式,探索“天冬 玉米 榨菜”粮药套种等复合种植模式,目前该村发展了近2000亩的天冬产业,有林药、粮药等多种复合种植模式。下一步,花祠村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争取明年达到5000亩左右,并延长产业链,引进加工企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截至目前,东兴区共种植天冬5万亩,天冬种植基地共安装了38套中药材溯源体系前端设备,涉及14个乡镇,并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成功研发天冬护肤套盒等40余种产品,广受社会好评。
南充市南部县:
种植加工 建强中药材产业基地
近日,在南部县王家镇观音岩村,漫山遍野的枳壳树绿油油连成片,村民们正在园区内剪枝修桠。园区以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为目标,通过“基地 农户”的经营模式,对中药材实行集约化种植、科学化管理、订单式销售,有效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助力乡村振兴。除了种植中药材外,南部县还积极推进中药材产业现代化建设,拓展产业链条,构建产业集群。目前,全县共有中药企业6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
近年来,南部县大力打造中药材基地,持续发展中药材产业,已建成各类中药材种植基地4.5万亩,白芨、黄精、僵蚕、半夏、白芷、佛手、杜仲等中药材遍布全县各地,2022年全县中药材销售量7650吨、销售额2.47亿元,总产值达2.6亿元以上,直接带动当地近千人就地就近务工,实现就业人员年人均增收6000余元。
宜宾市珙县:
药用紫苏套种玉米 中医药产业成为乡村振兴好帮手
走进珙县王家镇四合村,远近入目皆是连片种植的紫苏。四合村的村民将玉米、紫苏套种,实现粮食和药材种植“一地兴两业”,自从种了中药材,有了种粮和种药收入,不仅充分调动了农民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更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综合效益,促进了中药材产业蓬勃发展。据了解,现在采用玉米/紫苏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预计每亩可增收1600元以上。
现如今,玉米/紫苏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四川省属首例运用且规模第一,也由此联合制定了宜宾市地方标准,在助农增收的同时,科技创新的赋能也实现了产值最大化。“传统农作物 中药材”的间种模式,既达到粮、药增产农户增收的目的,又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宜宾样板”。
达州市万源市:
发展中药材“巴山美人蕉” 乡村振兴更靓丽
在白沙镇水鼓坝村的莪术基地里,村民们正在对中药材莪术进行冬管、垒兜、除草……沿河呈带状的莪术基地非常壮观。莪术对生态环境要求比较严格,适宜种植区域狭窄,白沙镇水鼓坝村中药材产业发展采取“公司 基地 村集体 村民”的发展模式,实行种植、技管、加工、运输、销售等“一条龙”,每年可为当地老百姓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人次。2023年白沙镇水鼓坝村共发展中药材莪术350余亩,明年春季有望收获,预计每年的纯收入可以达到10万元到15万元。
目前,万源市有道地中药材规范种植基地12万亩,年产中药材干品5.2万吨,产值达10亿元。同时,万源市加大组织领导,打造标准中药材繁育种植基地,培优单品,逐步打造中药材加工基地、物流基地、野生濒危中药材种质资源库。
泸州市:
泸州川枳壳(枳实)gap良种繁育技术培训会在太伏镇王湾村举行
11月28日,泸州川枳壳(枳实)gap良种繁育技术培训会在太伏镇王湾村举行,川枳壳(枳实)种植户50余人参加。培训会上,就泸州川枳壳(枳实)苗木繁育选地整地、定植、田间管理、整形修剪、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
通过培训,参训人员掌握了一定的枳壳(枳实)gap良种繁育技术,为提振枳壳(枳实)种植户种植信心,助力太伏培育枳壳(枳实)品牌和枳壳(枳实)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来源:人民网、中国网、川观新闻、微东兴、宜人宜宾、万亩枳壳枳实gap种植基地